認識新生兒皮膚常見六大問題

文章: 寶貝來編輯群, 分類:健康補給站
嬰幼兒皮膚不可能完美無缺 爸媽切勿以超高標準看待
嬰幼兒皮膚不可能完美無缺 爸媽切勿以超高標準看待
Photo/www.babycome.ne.jp , 責編/Judy

你看著自己寶寶的皮膚,感覺似乎不太好嗎?剛出生的寶寶皮膚,應該是粉嫩綿綿的

為什麼一段時間後,臉上開始出現紅疹、額頭有時會有黃膿泡、頭皮常有黃白色厚厚的結痂、身上凸出鮮紅的痣…等等,這些皮膚的徵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嗎?還是寶寶得了皮膚病?到底該不該帶寶寶去就醫?

本文將介紹讓爸媽們了解,平常在照護新生兒時,如何簡單辨認以下六種常見新生兒皮膚症狀?

(一)皮膚脫皮與紅斑

皮膚脫皮  
正常新生兒會皮膚皺皺的,而且在一兩個月內,會有脫屑脫皮現象,由其手掌、腳掌脫皮狀況會較明顯。

毒性紅斑   
在出生兩三天內皮膚,會有一塊塊紅斑,中有突出之黃白丘疹,是暫時性變化,於一週內退掉,不需吃退胎毒水。

(二)粟粒疹(汗疹)

嬰兒汗腺不發達,在兩頰、額頭、腋下、頸部、胸前或其他身體縐褶處,會出現紅色突起的小疹子,有些是像透明的小疹子,有時會有黃膿泡樣,天氣熱或穿太多時會更明顯。在兩三個月內常反覆出現,只要維持通風,隔幾天會自動消退。

(三)脂漏性皮膚炎

嬰兒頭皮常有黃白色厚厚的結痂,可在洗澡前先塗點嬰兒油再輕輕抓洗。在四五個月前會完全脫落,脫落時頭髮也可能會掉落。在兩頰、眉毛、及耳後也可看到,有黃色油性結痂的紅斑。常在擦拭掉後,底部呈現濕濕的,隔天又結痂,一般無須特別處理,八個月大前會自然消退。如果嚴重時,可請醫師給予適當的藥物。

(四)微血管性血管瘤

在上眼皮、及頸背髮際處,可見不規則塊狀紅斑,大多於一歲內消退。印堂處的紅疹,則可能持續存在,不影響健康。

(五)血管瘤

凸出鮮紅的痣,可能在出生幾週後才比較明顯,在一歲之前仍可能逐漸變大,約在兩、三歲達到最高峰,在五六歲之前自動消退。如果長在眼皮上、嘴唇邊或其他部位,會影響日常生活者,應請兒科醫師診治。

(六)蒙古斑

在背後、手腕、腳踝常見有大塊青斑,長大後多會消退。

六項寶寶皮膚照顧原則

  1. 新生兒皮膚很粉嫩,任何的刺激,如:口水、奶水、汗水、油脂…等,會使紅紅的皮疹出現,平日要保持皮膚清潔、乾爽與涼快。
  2. 最好穿著純棉質衣物,以溫水為清潔劑最佳。
  3. 嬰幼兒衣物別包太多件,適當即可,以免滿身大汗,反而不舒服。相反的冬季時,保暖及臉部皮膚的保濕、保護也不能忽視。
  4. 別自行替寶寶擦藥膏,嬰兒乳液及嬰兒油適當即可,如果可以不擦還是不要擦。
  5. 嬰兒的皮膚再嬌嫩,也不可能一點疹子都沒有,爸媽切勿以超高標準看待。
  6. 有些與疾病有關的皮疹,如:母親罹患紅斑性狼瘡症;導致嬰兒出現盤狀紅斑,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之膿包及大片脫屑,菌血症之細菌性栓塞;導致之局部皮膚壞死、肢端壞死,則需尋求專業醫療診治。

 

延伸閱讀

不想讓寶寶成為過敏兒從懷孕就開始吧!
寶寶的水嫩肌保養祕訣大公開
仔細觀察、相信自己的直覺,孩子的健康狀況你最懂!

喜歡這篇文章嗎? 分享出去吧!
寶貝來編輯群

寶貝來編輯群

看著小小人兒從爬行到一步步站穩,小小身軀往我們飛奔而來的喜悅與驕傲!原來從當了爸爸媽媽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一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聽見爸爸媽媽對著寶寶說「寶貝來!」當寶寶張開雙臂毫不保留地迎向父母的愛與呼喚,我們知道—這就是幸福:)寶貝來了解新世代父母親的焦慮與無助,我們期望能和新世代的父母一起最剛好的溫度、最適宜的態度,以及育兒專家、醫護等專業建議,幫助您一同解開小小人兒的成長秘密。
熱門文章
精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