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鹹會加重寶寶口味?寶寶副食品,其實沒那麼“鹽”重!

文章: 李婉萍 營養師, 分類:健康補給站
寶寶吃得下、吃得好,這才是副食品真正有幫助的關鍵!
寶寶吃得下、吃得好,這才是副食品真正有幫助的關鍵!
Photo/careerpark.jp,責編/Celina

寶寶副食品,最好不要鹽?

在寶貝們開始準備添加副食品的時候,相信新手媽媽必定會蒐集大量的資料以便幫寶寶們準備合適的餐點。從最容易取得的網路文章來看,不要在寶寶們的副食品中加鹽,似乎已成為一種基本“常識”,其他媽媽們所分享出來的各式食譜中,很常強調副食品應該無鹽、少油、少糖。究竟,加鹽有這麼嚴重嗎?什麼時候媽媽們其實反而應該在寶寶的食物中適度添加一點點鹽呢?

寶寶每天攝取的鈉含量

由於目前國內尚未訂出建議的鈉攝取量,但媽媽們可以參考其他國家所做出的建議,例如英國於2009年時建議0-6個月的寶寶每天攝取的鈉應低於400毫克(也就是1克的鹽),而6-12個月4的寶寶則每天約可攝取400毫克的鹽;從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2010年公布的飲食指南中看來,1 ~3歲的幼兒每天鈉的攝取量不應該超過1500 毫克(也就是3.75克的鹽);加拿大聯邦衛生部則建議,1~3歲幼童的鈉的攝取量為一天1000 至1500 毫克(也就是2.5-3.75 克的鹽)。

英國 0-6個月寶寶 低於400毫克 1克的鹽
6-12寶寶 400毫克 1克的鹽
美國 1 ~3歲的幼兒 不應該超過1500 毫克 3.75克的鹽
加拿大 1~3歲幼童 一天1000 至1500 毫克 2.5-3.75 克的鹽

其實沒你想得”鹽”重

從前述資料看來,鹽並不是必須完全排除在寶寶的飲食中的,而且鹽的攝取通常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以實際的例子來說,媽媽們經常會熬高湯來作為寶寶的粥底,然而讓大人嘗得出一點點鹹味的湯,如果是以8~10人份左右的電鍋容量來計算的話,湯中所添加的鹽僅約4克左右,如果以這樣的一鍋湯來幫寶寶熬粥,每餐平均分攤下來的鹽含量其實並不高。

適度加一點點鹽,也許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要怎樣判定什麼時候該用鹽?以及該用多少鹽呢?一歲以下對副食品的興趣缺缺的寶寶,媽媽們則可以添加「幾顆」鹽試試,看寶寶是否對副食品的接納度比較高;如果發現一歲以上的寶寶當天流了很多汗的時候,台鹽所出品的小罐裝鹽中通常會附上一支紅色的小湯匙,可以在一天的飲食中使用總量為半匙的鹽;如果寶寶大一點的時候隨大人外食並比較喜歡餐廳做出的餐點,但在家卻不怎麼愛吃東西時,也可以適度添加一點點鹽份來看看寶寶是否因此會比較願意進食。

真的鹽巴就在這裡面

不過弔詭的是,當我們這樣斤斤計較鹽的使用量時,卻忽視了食物本身的鈉含量,例如麵食的鈉含量即較米食高,配方奶中其實也含有鹽。

孩子的代謝能力不如你想像中脆弱

寶寶的副食品在日文中係以「離乳食」一詞來稱呼,其實「離乳食」更能貼近寶寶的生長歷程,因為寶寶在四個月大時消化系統已經發育的差不多了,而副食品是讓寶寶從母奶或配方奶過度到正常進食前的準備,而非只是扮演補充品般的副餐角色。在餐點中所使用的鹽不僅是食物中美味的關鍵,鹽中所含的鈉也是影響身體正常運作的重要的角色。其實孩子的代謝能力也不如想像中脆弱,一歲左右的孩子就算是跟著爸媽在外面喝一碗餛飩湯,湯裡所含的鹽分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影響,孩子的身體已有能力代謝掉。

寶寶因為加一點鹽分而吃得下且吃得好,這才會是更有幫助的!

除了控制鹽分的攝取之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更重要的,因為孩子的口味都是隨著大人而來,如果在兩歲前嚴格控制,但之後卻放任他們吃任何的東西,兩歲前的嚴格控管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實質意義,而且如果寶寶能因為添加一點鹽分而吃得下且吃得好,尤其是對於瘦小或是天生是美食家的兒童,這對他們來說才會是更有幫助的!

延伸閱讀

小時候胖不是胖?其實是誤解!太胖太瘦都不好!/李婉萍營養師
寶寶吃飽就好了?那你就錯了!讓寶寶遠離”隱形飢餓”,真正頭好壯壯!/寶貝來編輯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 分享出去吧!
李婉萍 營養師

李婉萍 營養師

現職:榮新診所營養師、育兒生活雜誌營養顧問
學經歷:靜宜大學食品營養系、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台北市第五屆營養師會員代表
著作&審訂:
1.《七天吃對順序一定瘦》
2.《吃對營養順序孕媽咪好孕又快瘦》
3.《好腸道自然瘦》
4.《爽口涼拌菜低卡瘦身》
5.《電鍋燉補養生湯》
6.《坐月子這樣吃效果佳》
7.《孩子健康聰明就要這樣吃》
8.《嬰幼兒健康飲食》
    ◎榮獲國民健康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
9.《洗腎飲食全書》
    ◎榮獲國民健康署健康好書推介獎

熱門文章
精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