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情,展開了小鎮尋寶之旅
從小就是阿公帶大的我,對於阿公的情感一向很濃厚。就如同這本兒童繪本一樣,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小學生-君君,因為早起時,看見爺爺東找西找地似乎在尋找些什麼,而想要幫助爺爺,代為尋找心中之物。也因此開啟了君君的「小鎮尋寶之旅」。
繪本裡看見最讓人最安心、最懷念的人情味
在這個繁華的時代裡,我們的孩子少有機會可以接觸到早期的生活方式與那最讓人安心的人情味。所以當我看到這本繪本時,眼睛真的為之一亮,很想要帶著雙寶一同進入媽媽的童年時光,就像坐了小叮噹的時光機一樣,咻地一聲就離開了城市,來到了一個充滿叫賣聲、小吃香氣及父母親喊著我們小名的純真時代…。
什麼不見了?!體驗台灣特有人情味
在「什麼不見了?!」繪本中,君君因為想要幫阿公尋找心中之物,所以依照阿公的提示:帽子、花臉、魚及抓癢,而來到了菜市場。在這裡,她遇見了鄰居阿婆,阿婆看完提示圖之後說阿公想吃魚,所以君君去了魚攤想買魚,結果賣魚大叔給了君君一條石斑及一隻龍蝦。後來君又遇到常與阿公下棋的伯伯,伯伯說阿公想要的東西應該在西服店可以找到,於是君君又馬上往西服店方向邁去,到了西服店時,老闆覺得阿公頭髮越來越少,應該需要一頂帽子,就給了君君一頂帽子,還給了她一條爸爸要的領帶。
離開西服店後君君在香味十足的小吃攤遇見了叔公,叔公建議她買支竹耙子給阿公。結果在來到竹器店時,老闆除了竹耙子之外,還送了一個竹籃給阿嬤。拿著滿滿的東西後,君君這次遇到了嬸婆,嬸婆告訴她雜貨店裡什麼都有,應該會有阿公要的東西。於是這次君君來到了雜貨店,雖然在雜貨店裡沒找到阿公想要的東西,但是意外獲得一盒綠豆糕。雖然不知道手上這些物品是否是阿公要找的東西,但也擔心上學時間快到了,所以匆匆忙忙的走過了火車站、寺廟及那美麗農田,還遇到了賣西瓜的先生,開著鐵牛車賣西瓜的先生告訴她說天氣這麼熱,阿公一定想要吃一顆大又甜的西瓜,於是君君毫不考慮地又為了阿公買了一顆大西瓜。
終於在放學後,謎題就要揭曉了,君君火速回到家中想要把早上找到的東西給阿公看,結果才發現原來是在找不久前被阿公撿回來的小野貓阿茂啦!阿公說四個提示中的"帽子",是因為阿公想要模仿阿茂的「喵喵」聲,但發音不準,變成「帽帽」聲;而”花臉”則是因為阿公想要形容阿茂臉上一條一條的花紋;”魚”當然就是阿公想要表達阿茂喜歡吃魚;”抓癢”的部分就是阿公想要表達阿茂喜歡抓來抓去的習慣啊!
雖然君君為阿公買的東西都不是阿公想要找的東西,但是君君還是有著滿滿的收穫,因為她為每個家人拿到了喜歡的禮物。
謎題揭曉,大人孩子一起激發想像力。
雙寶雖然才三歲多,對於繪本裡獨特的台灣風景沒有太大的發現,但是在分享繪本故事時,他們喜歡透過圖畫去發現裏頭的細微末節,而在阿公找到阿茂時,更是學著貓咪喵喵叫,於是我們陸續玩了「狗狗怎麼叫?」、「小鳥怎麼叫?」、「大象怎麼叫?」…等等聲音遊戲,還一起討論了怎麼形容不同動物的詞句。
而我還是喜歡這本書裡的台灣風格,有一種幸福的熟悉感在腦海中繞著繞著…
延伸閱讀
〉這是一本翻轉父母想法的繪本,格林文化-牛爬樹,真的嗎?
〉小小的繪本,有大大的力量!小貓頭鷹找麻麻的過程充滿感動
〉幼兒版誰來找碴遊戲繪本,孩子專注力上身,一上車就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