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暄每個月MC來都痛到在地上打滾,得靠吃止痛藥才能舒緩,甚至得請生理假在家休息。有時候不只是肚子悶痛還會伴隨拉肚子、腰痠等症狀…聽朋友說,這樣痛是不正常的,甚至可能因此不孕,這是怎麼回事,需要去檢查嗎?
何謂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以外的區域,有可能是卵巢,有可能是腹腔,最常見的症狀是越來越無法忍受的經痛、月經量過多、頻尿、月經期間腰酸不適等。現代醫學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的成因並無明確理論,「經血逆流理論」是最被廣為接受的說法,由於女性的子宮腔到輸卵管之間,是非封閉型的存在,所以每個月的經血會逆流到輸卵管、卵巢、腹腔等部位,是十分常見的。免疫力正常的女性,身體自然會吞噬多餘的經血,但在免疫力低下時,這些逆流的經血便會逐漸累積,最終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中醫認為主因為瘀血阻滯、不通則痛
中醫認為,逆流的經血在腹腔內會進一步形成「瘀血」,在中醫古籍中以「癥瘕」、「積聚」稱之,主要是因為瘀血阻滯、不通則痛,因而出現痛經等症狀,同時也容易阻礙精卵的結合,導致不孕;有些人會因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導致血不歸經,經量過多、同時經期延長;中醫擅長以體質區別各種因子宮內膜異位而衍生出痛經、癥瘕、不孕、月經不調等問題,臨床上以「氣虛證」及「血瘀證」型最為常見。
妳是哪一種?
「氣虛證」的子宮內膜異位,表現在月經上以腹冷經痛為主,同時特別容易倦怠及疲勞,經常頭暈,說話也有氣無力的;治療上以補氣活血化瘀為主,常用的中藥材如三稜、莪朮、紅花等,可以幫助身體順利排出經血,並加強免疫系統清除異位組織的能力,但不建議在平時吃過多大補氣血的羊肉爐、燒酒雞、薑母鴨、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以免加重經脈氣虛氣滯及血瘀的情況,反而使癥瘕變大,不利控制。
「血瘀證」型的子宮內膜異位,表現在月經上,以經痛伴隨血塊表現為主,同時血行不暢、膚色晦暗、臉上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顏色黯淡、舌頭黯或有瘀點等;治療上以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為主,常用中藥材如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等,但一樣不建議自行服用藥材,因為根據臨床症狀還會有藥材的調整,例如經量大者酌加茜草去瘀止血;血熱者加仙鶴草涼血止血;有寒證者加艾葉以溫經止血等。
真正擺脫子宮內膜異位症,怎麼做?
建議患有子宮內膜異位,同時又有經痛的女性,平時應該養成規律的作息、飲食及運動的習慣,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避免食用過多冰冷或生冷的食物,少吃高油脂及動物性脂肪,盡量提升身體的氣血循環,增強免疫力,如此便能真正擺脫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困擾!
延伸閱讀
〉工作、愛情都穩定了,想懷孕卻遲遲沒有好消息?
〉魏曉瑞醫師:「子宮寒」,中西醫觀點大不同
〉魏曉瑞醫師:想再拚二寶卻遲遲沒消息,會是我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