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寶寶到底能玩什麼?除了讓孩子自己玩玩具外,如果沒有玩具,爸媽們能跟孩子玩什麼呢?相信你我都知道,陪伴孩子從玩耍中學習,不只很重要,而且能讓你們之間更親暱喔,來試試以下方法吧!
「你拉他來」的學步訓練鼓勵遊戲(12~16個月大)
這個遊戲可訓練孩子的學步技巧,你可以陪伴他玩「你拉他來」遊戲。選一個塑膠盒,在裡頭裝上絨布娃娃,或是和他身高相同的椅子,然後鼓勵他扶著盒子或椅子站起來,接著,把物件往你身邊靠近,孩子失去扶持物後,會很自然的往前傾推物件,讓他慢慢習慣,即可增加他繼續往前走的自信。
沒看見,不代表不存在 (12~16個月大)
把東西藏起來,讓孩子去找,是他們相當喜愛的遊戲。你可以試試另個方式,讓他們理解看不見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把他喜歡的人行玩偶藏在被單或毛巾下,讓他去摸摸猜猜這是哪位,接著可以換成他躲在裡頭,然後你摸摸他的腳或手,問他說這是不是手手或腳腳,一般來說小孩都會玩到咯格笑,還可一邊認識身體結構喔。你甚至可以在洗澡後,把他用大毛巾包起來(但要注意呼吸順暢喔),然後從浴室移到房間或客廳,當他睜開眼睛發現自己不在同個地方,一定 會相當驚喜,保證笑聲連連。
看不見,但你聽到了什麼?(20~24個月大)
另一個簡單但看不見的遊戲,讓孩子躺在床上,把他的眼睛蓋起來,準備一些聲音如:打開水龍頭、電鈴、轉電視、冲馬桶、切菜等等,讓孩子判斷在屋內,他可以聽到什麼聲音。天氣好時,再帶孩子去郊外,一樣矇住他的眼睛,讓他觀察風吹過樹梢、鳥叫、蟲鳴等大自然的聲音,和他一起做,並告訴他你聽到的聲音,也可培養一家人的良好氣氛喔。
喝茶派對,認識地心引力!(16~20個月大)
準備兒童專用的可愛塑膠茶杯與茶壺,並和孩子玩伴家家酒,告訴他,晩一點會去他家喝茶,到訪時,請他倒茶給你喝。這個遊戲很簡單,但可以練習他的手部精巧動作,如何順利填滿茶的過程,也可讓他理解水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飄的喔。
簡單形狀與邏輯遊戲(16~20個月大)
當孩子還小時,可以利用形狀相同的積木,帶領孩子做簡單的形狀與邏輯練習。你可以先做幾個範本,例如兩或三個積木立成一個長方形,或四個正方形積木還是會立成一個正方形。接著,你可以先要求孩子照你的方式做相同的圖形,完成後再鼓勵他做他自己想創造的圖形。
立體搭配平面積木遊戲(3歲~7歲)
孩子越大後,還有更多遊戲教導他們練習形狀與邏輯,比較簡單的是利用七巧版,還有一個方式是把積木從平面化轉成立體化。譬如說拿幾個平面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來做幾棟建築物,然後鼓勵孩子看圖,做成立體建築,反之,也可以你先做立體圖形,再鼓勵孩子平面化,加強他對平面與立體的概念。
不論是走路、邏輯、觀察,以及認識抽象概念,透過你和他一同遊戲,孩子的進步一定更快哟。陪孩子玩遊戲,是不是很簡單呢?不論玩什麼遊戲,其實孩子最終需要的是…你的陪伴!
延伸閱讀
〉父母的耐心考驗-你是在「陪」孩子還是在「顧」孩子?/杜臍媽
〉孩子你不只是棒而已-說對讚美孩子更有自信!
〉你們玩過了嗎?跟孩子玩這五種遊戲,超開心又不花錢!